2025年8月20日,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由中信建投国际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光伏电池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制造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出货量计,英发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全球市场份额达14.7%。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获“北极星杯年度影响力光伏电池品牌”等荣誉,并参与多项行业标准的编制。
技术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N型TOPCon电池片量产效率超过27.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接近28.7%的理论极限。2025年8月,英发睿能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商业化N型xBC电池片生产的专业制造商。公司早在2024年就与主要客户就N型HPBC电池片达成战略合作,并于2025年5月完成首期6.0GW N型xBC电池片生产线的试生产。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收入分别约为56.43亿元、104.94亿元、43.59亿元和24.08亿元。同期利润分别为3.50亿元、4.10亿元、-8.64亿元和3.55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58.46%并出现亏损,但2025年前四个月实现扭亏为盈,收入同比增长111.23%。毛利率也从2024年的-7.4%回升至2025年前四个月的23.8%。
产能方面,公司2022年P型PERC电池片年产能为5.7GW,截至2025年4月30日,N型TOPCon电池片年产能已达32.7GW。全部产能均已转换为182mm及以上大尺寸电池片。公司在四川宜宾、安徽天长、四川绵阳及印尼设有生产基地。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至2024年及2025年前四个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9.7%、56.5%、54.7%和39.6%。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同期分别为19.7%、24.4%、20.5%和12.2%。
原材料成本在报告期内波动显著,分别为45.67亿元、84.66亿元、36.95亿元及9.3亿元(2025年前四个月为14.79亿元)。存货金额也从2022年的2.65亿元增至2025年4月的13.4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由15天延长至63天。公司表示,存货增加主要因印尼基地投产带来原材料需求上升,以及新基地产能扩大导致成品数量增加。
本次IPO募集资金拟约60.6%用于印尼基地建设与升级,15.2%用于光伏电池片先进技术研发,15.2%用于国内外销售渠道优化,9.1%作为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英发睿能已在全球光伏电池片市场确立领先地位,但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存货管理及业绩稳定性等方面的挑战,其资本市场表现备受关注。
新时空声明: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内容。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