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诺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丹诺医药”)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由中信证券与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是该公司首次启动公开资本市场融资计划。
丹诺医药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临近商业化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针对细菌感染及细菌代谢相关疾病的差异化创新药物研发与商业化。公司依托自主开发的多靶点偶联分子技术平台,致力于突破传统治疗的局限,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公司管线涵盖七项创新资产,其中三项为核心产品:
利福特尼唑(TNP-2198):全球首个且唯一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分子实体候选药物。公司已完成其三联疗法(RTT)对比标准疗法(BQT)的中国III期头对头临床试验,并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
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一款潜在“首创”三靶点候选药物,用于治疗植入体相关感染,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及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适应症包括人工关节感染和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TNP-2092口服制剂:全球首个针对肠道菌群代谢相关疾病的多靶点候选药物。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利福特尼唑是目前全球唯一处于研发阶段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创新型抗菌药。
财务方面,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分别为1.92亿元、1.46亿元及0.38亿元。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1.08亿元、0.7亿元及0.13亿元,其中核心产品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90.7%、82%及65.3%,占经营开支总额比例较高。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现金余额为1.46亿元。
公司团队规模精简,共有51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38人(占比74.5%),约半数研发人员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自成立以来,丹诺医药已完成多轮融资。2022年至2023年初完成D轮融资1.48亿元,投后估值16.48亿元;随后完成D+轮融资6360万元,估值升至17.12亿元;2024年9月至2025年7月完成E轮融资3亿元,投后估值达20.13亿元。B轮至E轮融资每股成本从4.22元上升至46.32元。
IPO前,主要股东包括2M家族基金Cumbre(18.82%)、AMR(7.19%)、药明康德旗下基金(6.55%)、北极光创投(5.64%)等。药明康德为第四大股东。
行业数据显示,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6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00亿美元,2035年达161亿美元。中国市场预计由2024年55亿元增至2029年68亿元,2035年达到126亿元。
2024年11月,丹诺医药与远大生命科学达成合作,远大生命科学将独家负责利福特尼唑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市场推广与销售,丹诺医药则继续负责该产品的临床、注册及申报工作。
公司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提交利福特尼唑的NDA申请。该产品已获得美国FDA的快速通道及QIDP资格认定,有望通过加速审评程序加快在海外市场的上市进程。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