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山精密”)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瑞银集团、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中信证券。
东山精密(002384.SZ)于2010年4月9日在A股上市,截至2025年11月21日收市,其总市值约1186亿元人民币。
全球边缘AI设备PCB龙头,生产基地遍布15个国家
东山精密成立于1998年,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的智能制造企业,核心业务涵盖PCB、精密组件、触控显示模块及光模块四大领域的设计、生产与销售。依托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深度服务于消费电子、汽车、数据中心、通信设备及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
目前,东山精密已与全球前五大消费电子品牌中的四家、全部主流纯电动汽车厂商,以及全球前五大云服务商中的四家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
在PCB领域,东山精密产品覆盖软板、硬板及软硬结合板,广泛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AI服务器等场景,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保持全球软板第二、综合PCB前三的行业地位。
基于在通信设备组件领域积累的十年技术优势,成功将精密组件业务拓展至汽车领域,为国内外主流车企提供关键零部件。触控显示业务则从消费电子延伸至车载显示市场,于2023年实现战略性突破。
通过整合旗下索尔思光电的光模块资源,东山精密形成了从10G到1.6T的全系列产品布局,并正加速研发3.2T下一代产品。索尔思光电作为全球少数具备光芯片-光模块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使东山精密在AI生态中构建了"PCB+光模块"协同的独特优势。
灼识咨询统计显示,于2024年按收入计,东山精密是全球第一大边缘AI设备PCB供货商、全球第二大软板供货商和全球前三大PCB供货商。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PCB、光芯片与光模块三大核心能力的企业,其产品在AI服务器物料成本中占比达9%至14%,重要性仅次于GPU。
目前,东山精密已在全球15个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并通过索尔思光电在中国台湾、常州及成都布局专业产线,持续强化其全球供应链体系与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
年营收超350亿元,海外占比超80%
东山精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从315.8亿元提升至367.7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169.6亿元。同期净利润呈现波动,由2022年的23.7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0.9亿元,2025上半年净利润为7.6亿元。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16.1%下降至2024年的11.5%,2025上半年回升至13.1%;净利率同期从7.5%降至2.9%后,2025上半年恢复至4.5%,显示盈利能力经历调整后有所改善。
海外市场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境外收入分别达到259.6亿元、280.0亿元和305.8亿元,占比均维持在82%以上,2025上半年境外收入为131.7亿元,占比77.7%,公司正持续拓展国际业务布局以服务更广泛客户群体。
客户集中度方面,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分别达到211.1亿元、247.3亿元、261.2亿元和111.9亿元,占比始终保持在66%以上。其中对最大客户(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公司)的销售额从162.9亿元增至188.6亿元后,2025上半年为75.9亿元,占比从2024年年末的51.6%逐步下降至44.8%,显示客户结构正在优化。
行业规模持续增长,募资拟升级生产设施及产线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2024年,消费电子PCB、汽车PCB的市场规模分别为359亿美元、92亿美元。受益于边缘AI设备快速发展,消费电子行业以及汽车电子行业在智能化趋势下不断推陈出新。
预计到2029年,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的PCB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40亿美元、11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4.1%、4.5%。
随着光电显示技术的持续迭代,以及AI、物联网等技术对光电显示模组的持续赋能,全球光电显示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29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86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5%。
预计2029年,全球光电显示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264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2%。
港股IPO前,东山精密董事长袁永刚直接持股16.53%,公司总经理袁永峰直接持股13.51%,袁富根先生直接持股3.21%,三者合计持股33.25%;其他A股股东合计持股66.74%。
东山精密本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建设新设施及升级公司现有的生产设施及产线、用于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巩固公司核心业务的技术领先地位及市场领先地位、用于偿还部分现有债务、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新时空声明: 本内容为新时空原创内容,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内容,须注明来源“新时空”或“NewTimeSpace”。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