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17日收盤,恒生指數下跌0.71%,報收於26384.28點;恒生科技指數下跌0.96%,報5756.88點;恒生國企指數同步走低,跌幅為0.74%。市場交投活躍度有所下降,全日成交額縮減至2176億港元左右,反映出投資者在當前點位上的觀望態度。
從板塊表現來看,市場出現了明顯的結構性分化。軟件服務、日常消費、煤炭及房地產等板塊獲得資金青睞,逆勢上揚;而電氣設備、醫藥生物、有色金屬等前期活躍板塊則普遍回調,成為拖累大盤的主要力量。這種板塊輪動現象顯示出市場資金正在重新佈局,尋求更具防禦性的投資標的。
個股層面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表現。在主要指數成分股中,康師傅控股、萬洲國際等消費類股票表現穩健,而聯想集團、中國宏橋等則領跌大盤。特別引人註目的是港股通標的中的鋰電板塊,受碳酸鋰期貨價格走強影響,贛鋒鋰業大幅上漲近9%,天齊鋰業也跟漲超過5%。
市場中的極端波動同樣值得關註。中國智慧能源單日暴漲226%,靖洋集團、合富輝煌等個股漲幅均超過70%,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星太鏈集團暴跌73%,國富氫能重挫近17%。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凸顯出當前市場資金的分歧加大,投資者情緒較為敏感。新股中偉新材首日破發,收盤下跌12%,也反映出市場對新股申購的態度趨於謹慎。
新時空聲明: 本內容為新時空原創內容,復制、轉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內容,須註明來源“新時空”或“NewTimeSpace”。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