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四川英發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由中信建投國際與華泰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壹家專註於光伏電池片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專業制造商。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4年出貨量計,英發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電池片專業化制造商,全球市場份額達14.7%。公司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曾獲“北極星杯年度影響力光伏電池品牌”等榮譽,並參與多項行業標準的編制。
技術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N型TOPCon電池片量產效率超過27.1%,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接近28.7%的理論極限。2025年8月,英發睿能成為全球首家實現商業化N型xBC電池片生產的專業制造商。公司早在2024年就與主要客戶就N型HPBC電池片達成戰略合作,並於2025年5月完成首期6.0GW N型xBC電池片生產線的試生產。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約為56.43億元、104.94億元、43.59億元和24.08億元。同期利潤分別為3.50億元、4.10億元、-8.64億元和3.55億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58.46%並出現虧損,但2025年前四個月實現扭虧為盈,收入同比增長111.23%。毛利率也從2024年的-7.4%回升至2025年前四個月的23.8%。
產能方面,公司2022年P型PERC電池片年產能為5.7GW,截至2025年4月30日,N型TOPCon電池片年產能已達32.7GW。全部產能均已轉換為182mm及以上大尺寸電池片。公司在四川宜賓、安徽天長、四川綿陽及印尼設有生產基地。
客戶集中度較高,2022至2024年及2025年前四個月,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分別為49.7%、56.5%、54.7%和39.6%。最大客戶收入佔比同期分別為19.7%、24.4%、20.5%和12.2%。
原材料成本在報告期內波動顯著,分別為45.67億元、84.66億元、36.95億元及9.3億元(2025年前四個月為14.79億元)。存貨金額也從2022年的2.65億元增至2025年4月的13.46億元,存貨周轉天數由15天延長至63天。公司表示,存貨增加主要因印尼基地投產帶來原材料需求上升,以及新基地產能擴大導致成品數量增加。
本次IPO募集資金擬約60.6%用於印尼基地建設與升級,15.2%用於光伏電池片先進技術研發,15.2%用於國內外銷售渠道優化,9.1%作為營運資金及壹般公司用途。
英發睿能已在全球光伏電池片市場確立領先地位,但面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存貨管理及業績穩定性等方面的挑戰,其資本市場表現備受關註。
新時空聲明: 未經授權,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內容。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