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股 > 正文

國內最大汽車無限傳感Soc公司,琻捷電子擬赴港IPO!

新時空 · 2025/09/17 09:17 · 作者:连布布
琻捷電子成立於2015年,是壹家專註於高性能車規級無線傳感系統晶片(SoC)的設計、研發與銷售的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4年收入計,琻捷電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無線傳感SoC公司,並位列全球第三。

近日,琻捷電子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琻捷電子”)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於主板掛牌,由中金公司和國泰君安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琻捷電子成立於2015年,是壹家專註於高性能車規級無線傳感系統晶片(SoC)的設計、研發與銷售的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4年收入計,琻捷電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無線傳感SoC公司,並位列全球第三。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近年營收增長迅速,但尚未實現盈利。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04億元、2.23億元和3.48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達83%;同期毛利分別為1602萬元、3715萬元和7060萬元,毛利率從15.4%提升至20.3%。報告期內凈利潤持續虧損,分別為-2億元、-3.56億元和-3.51億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57億元,同比增長27%,毛利率進壹步提升至27.1%,期內虧損1.43億元。

從產品結構看,智能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晶片是公司核心收入來源,2024年相關收入達2億元。同時,電池管理系統(BMS)晶片和通用傳感接口(USI)晶片收入也呈上升趨勢,分別從2022年的1878萬元和4018萬元增至2024年的4274萬元和8912萬元,顯示出收入來源的多元化趨勢。

研發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0.77億元、0.96億元、1.08億元和0.36億元。客戶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內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分別為41.2%、35.6%、52.1%和46.8%。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4億元。

市場地位方面,琻捷電子是中國首家實現TPMS SoC及低功耗藍牙(BLE)TPMS SoC量產的企業,也是國內唯壹向汽車OEM供應此類晶片的供應商。2024年,其TPMS SoC產品收入位居中國第壹、全球第三。此外,公司是全球首家推出電池包壓力監測(BPS)SoC的企業,相關收入位列全球第壹,並成為中國唯壹具備車規級無線BMS能力的供應商。

目前,中國2024年銷量前十的國內汽車OEM均已採用公司產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琻捷電子汽車傳感SoC累計出貨量達1.64億顆,產品應用於超過40款車型。

公司正積極拓展新業務領域,已啟動面向機械人應用的傳感SoC開發,並計劃佈局人形機械人專用USI SoC。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有員工189名,其中研發人員97人,佔比51.3%。知識產權方面,擁有77項授權專利、6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26項軟件著作權及23項註冊商標。

行業前景方面,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全球無線傳感SoC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的70億元增長至2030年的50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48.7%;中國市場預計將從25億元增至266億元,復合增長率60.2%。2024年,琻捷電子在全球無線傳感SoC市場和無線TPMS SoC市場的份額分別為7.3%和7.8%,均排名第三。

琻捷電子起源於復旦大學孵化項目,創始人李夢雄現任董事長、執行董事兼CEO,直接持股10.48%,並通過員工持股平臺等合計控制約28.08%的股份。李夢雄與執行董事、副總裁李曙光為壹致行動人,共同控制公司32.25%的股份。

公司獲得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及產業資本支持,包括紀源資本、經緯創投、華登國際、誠通混改、寧德時代、上汽集團、吉利資本等。2024年D+輪融資後,公司投後估值約為36.35億元人民幣。

IPO前,除創始人外,主要投資方包括海風投資(6.44%)、混改基金(6.05%)、經緯(6%)、晨道資本(4.88%)及國風投(4.33%)等。

風險提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