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荷花”)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香港主板上市,廣發證券(香港)、農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據了解,新荷花曾在2025年4月3日首次遞表失效,僅隔半年時間,又重啟沖擊港股上市。
不過,新荷花曾多次尋求在A股上市,但均未能成功。其中在2011年11月深交所創業板IPO過會後,公司被員工舉報其財務造假,最終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此後在2020年9月,公司再次向深交所提交創業板IPO申請,但在首輪審核問詢後又主動撤回。最近壹次是在2024年4月,最後終止輔導備案,轉而尋求港交所上市。
國內中藥飲片二把手,占0.4%市場份額
公開資料顯示,新荷花成立於2001年,已在中藥飲片賽道深耕24年。是壹家國內頭部供應商,其核心業務涵蓋毒性飲片與普通飲片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矩陣包含770個類型,其中法半夏、姜半夏等毒性飲片以及川貝母、當歸等普通飲片常年貢獻主要收入。
新荷花以「新荷花」品牌向客戶提供優質的中藥產品。自成立以來,公司的業務重心主要放在中藥飲片上。
截至目前,新荷花的產品銷往各類客戶,包括醫院及醫療機構、醫療貿易公司、藥店及制藥公司。憑借在中藥飲片上的經驗以及所積累的面向醫院、診所及藥店的銷售網絡,公司戰略性地將其業務拓展至擁有新收入增長點的零售市場。
其中在,毒性飲片業務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僅收錄有28種毒性飲片品種,而公司生產其中主要的10種。公司的主要毒性飲片包括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白附片及黑順片。
在普通飲片業務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國提供約760種普通中藥飲片。公司的主要普通飲片產品包括川貝母、麥冬、黃芪、炒酸棗仁、黃連及當歸。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中藥飲片產品收入計算,新荷花在中國排名第2位,佔據0.4%的市場份額。同時也是前五大市場參與者中增長最快的,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27%。
年營收超12億元,普通飲片佔比近90%
業績方面,新荷花的收入主要來自飲片產品銷售。目前,新荷花生產10種毒性飲片,並提供約760種普通中藥飲片。
雖然,新荷花的產品擁有來自銷售超過770個品類和4900種規格的飲片,但是毒性飲片中的法半夏和姜半夏,普通飲片中的川貝母、麥冬、炒酸棗仁、當歸及黃連對收入貢獻顯著。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新荷花的收入分別為7.80億元、11.46億元、12.49億元,年內利潤分別為7739.5萬元、1.04億元、8911.2萬元。
值得註意的是,新荷花雖然營收在逐年增長,但是凈利潤下滑,毛利率呈逐漸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新荷花總毛利率分別為21.1%、18.5%、17.1%。
2025年上半年,新荷花業績有所改善,公司營收為6.34億元,期內利潤為5124萬元,上年同期的期內利潤為4373萬元,同比增長17%。毛利率升至19.9%。
2025年上半年,新荷花來自毒性飲片收入為6588萬元,佔比為10.4%;來自普通飲片收入為5.68億元,佔比為89.6%。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荷花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36億元。
父子合計持股65.2%,募資擬建立海外銷售渠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資料顯示,中國中藥飲片市場從2020年的人民幣2007億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幣306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2%,預計2025年至2030年將繼續以4.3%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30年將達到人民幣4087億元。
據了解,新荷花進行過壹次融資及多次股權轉讓行為,最近壹次融資時間為2019年,對應公司的投後估值約5.9億人民幣,每股成本8.9人民幣。
在香港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江雲先生將直接持股31.5%,並通過國嘉投資持股15.6%,占本公司上市前總股本的47.1%,為公司控股股東。江爾成先生持股18.1%,而江雲為江爾成的父親,父子合計持股達到了65.2%。
四川商投集團通過朋錦泰荷持股7.6%,中智藥業(3737.HK)聯屬公司持股3.9%,馮斌先生持股1.9%,其他現有少數股東合計持股21.4%。
新荷花在招股書中表示,這次赴港上市融資,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擴大中藥飲片的產能,升級數碼化智能生產系統,以及現代中藥制劑、植物提取及功能性中藥飲片的技術開發及產品創新。此外,還計劃在越南及馬來西亞建立海外銷售渠道,戰略性投資及潛在收購,重點佈局中藥上遊供應鏈,部分資金將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壹般公司用途。
新時空聲明: 本內容為新時空原創內容,復制、轉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內容,須註明來源“新時空”或“NewTimeSpace”。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