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股 > 正文

時空之星 | 全球正向定義重卡第壹股!深向科技沖刺港交所,2024年營收猛增362%

新時空 · 2025/11/07 11:57 · 作者:程泽宏
深向科技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成為全球正向定義新能源重卡第壹股。2024年公司營收猛增362%至19.69億元,位居該細分領域銷量榜首,但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凈虧損達6.75億元。此次上市由中金公司和招銀國際聯席保薦,標誌著新能源重卡賽道迎來重要資本化節點。

11月6日,深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和招銀國際,計劃在香港主板上市。

作為2020年7月創立的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貨運解決方案科技公司,深向科技在開啟交付的第二年即2024年,以3002輛的交付成績,在全球正向定義新能源重卡市場中銷量排名第壹。

深向科技在財務數據上展現出驚人的增長速度。公司營收從2023年的4.26億元猛增至2024年的19.6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61.5%。

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已達15.06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7.59億元增長98.4%。

然而,營收高速增長的另壹面是公司尚未擺脫虧損困境。2023年和2024年,深向科技分別錄得虧損3.89億元和6.75億元,2024年虧損同比擴大73.5%。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計凈虧損已達16.19億元。

毛利率方面,深向科技仍處於低位徘徊階段。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0.4%、0.5%和2.9%。

深向科技在商業模式上與傳統重卡制造商有明顯區別,公司強調自己是全球首家採用正向定義方式實現智能新能源重卡批量交付的公司。

與傳統“油改電”重卡不同,正向定義重卡從設計之初就圍繞電動化與智能化需求進行全新架構開發。

技術優勢是深向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公司首創流線型車身設計結構,實現更低風阻和更長續航。

其卡車電池底盤壹體化集成方案使貨箱容積率較油改電重卡提升9.6%,分佈式驅動動力鏈方案則將能量轉換效率提升14%。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深向科技的新能源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相較傳統燃油動力卡車和油改電卡車分別降低18.7%和4.9%,為客戶創造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在中國新能源重卡市場,深向科技已佔據壹席之地。2024年,公司在全球新能源重卡市場佔有率為2.7%。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計交付約6400臺新能源重卡,其中搭載公司自主開發“天璣·隨行”系統的卡車已交付超過2000臺。

深向科技已推出深向星辰和深向星途兩款新能源重卡車型,滿足公路貨運多元化的運營需求。公司的客戶主要為物流公司、港口運營商及電池租賃企業。

整個新能源重卡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期。據灼識咨詢數據,2025年9月,中國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已經達到28.9%,到2030年,這壹比例預計將提升至53.5%,市場規模達人民幣2558億元。

在智能化方面,深向科技選擇了漸進式發展路徑。公司先從組合輔助駕駛系統、“前車有人駕駛+後車無人跟車”的智能編隊運輸系統切入,逐步實現技術疊代優化,最終目標是實現單車無人駕駛的大規模應用。

公司自主研發的“天璣·隨行”系統已在2000多臺已交付的重卡上搭載。智能編隊運輸系統已經完成核心功能的開發與技術驗證,在多個運營場景開展客戶適配測試。

對於單車無人駕駛,深向科技的天璣·獨行系統正在持續進行測試,已取得北京、天津、合肥等地的測試牌照,並在京津塘高速和合肥城市道路上常態化測試。

深向科技的戰略思路是不過度追求前沿算法和高配置,而是基於對客戶需求的深入洞察,針對不同場景中的輔助駕駛需求進行精準開發。

深向科技面臨的首要挑戰是盈利能力不足。盡管營收規模快速增長,但公司毛利率極低,且凈虧損持續擴大。

高度依賴單壹業務也是公司的壹大風險。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銷售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均超過99%,智能貨運解決方案目前免費提供,尚未貢獻收入。

供應鏈方面,深向科技存在顯著的供應商集中風險。2024年向五大供應商採購額佔總採購92.3%,最大供應商採購額佔比高達61%。

客戶集中度也較高,2024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達9.99億元,佔總營收50.7%;最大單壹客戶收入5.05億元,佔比25.7%。

公司的流動性也值得關註。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動負債54.1億元,流動資產33.2億元,流動比率0.61。

隨著全球物流行業對零碳、高效、安全運輸需求日益增長,深向科技能否憑借其正向定義的技術路徑在資本市場獲得認可,將成為重卡電動化轉型的重要風向標。

新時空聲明: 本內容為新時空原創內容,復制、轉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內容,須註明來源“新時空”或“NewTimeSpace”。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