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Ltd.(简称“和辉光电”)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据了解,这是和辉光电(688538.SH)今年第2次在香港递表,其已于2021年5月份登陆A股科创板,拟实现A+H上市布局。
国内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龙头
公开资料显示,和辉光电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是一家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专注致力于研发及制造能为人们呈现真实色彩、视觉体验和低功耗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
和辉光电产品能够覆盖主要包括四类主要应用领域:平板/笔记本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及车载显示。产品尺寸范围覆盖广泛,一般从0.95英寸小型智能穿戴到27英寸大型显示面板。
目前,和辉光电的第4.5 代AMOLED生产线主要专注于智能穿戴及智能手机领域,第6代AMOLED生产线则重点布局平板/笔记本计算机、车载显示与智能手机领域。
此外,公司还同时具备刚性、柔性及Hybrid AMOLED显示面板的生产能力,可在同一生产在线生产该等不同的产品。公司现有的第4.5代及第6代AMOLED生产线均兼有生产刚性、柔性、Hybrid产品的产能和技术能力。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于2024年按销量计,和辉光电位居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三名,中国第一名;
在平板/笔记本计算机领域,于2024年按销量计,和辉光电位居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同期在所有中国制造商中的市场份额达到63.4%;
在车载显示领域,于2024年按销量计,和辉光电位居全球第四,中国第二。
三年多累计亏损超80亿元,前五大客户占比超80%
招股书显示,和辉光电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AMOLED半导体显示产品,一小部分收入来自包括提供技术服务等其他业务板块。
业绩表现上,和辉光电过去几年收入表现不稳。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和49.58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也有所回升,上半年实现收入26.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3.95亿元有所增长。
不过,过去几年,和辉光电始终未能摆脱亏损局面。报告期内,公司分别产生亏损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及8.4亿元。三年半时间,公司累计亏损高达约82亿元。
报告期间期间内,和辉光电毛利率分别约为-24.28%、-78.41%、-30.89%、-14.80%;净利率分别约为-38.22%、-106.78%、-50.78%、-31.45%。
从收入结构看,和辉光电较为依赖平板/笔记本以及智能手机行业,2025年上半年这两大业务收入占比达82.8%。
相比之下,车载显示及新兴应用业务收入规模仍较小,对公司整体收入贡献有限。
招股书显示,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和辉光电计息借款利息分别达6.95亿元和2.37亿元,均远高于同期销售及营销费用、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的总和。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和辉光电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达82.3%,其中前三大客户均来自消费电子领域,公司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
大尺寸AMOLED面板发展强劲,募资进行产线升级
灼识谘询资料显示,未来随着AMOLED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创新和下游头部客户产品应用的引领,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行业中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预计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29.2%增长至2030年的35.8%,成为显示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以销售额计,基于RGB-OLED色彩显示技术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4年的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3503亿元,在全球广义AMOLED显示面板行业的渗透率约为90.3%,预计至2030年其市场规模将增长到约为人民币6279亿元,全球AMOLED显示面板产业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至93.3%。
按面板尺寸划分,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市场实现强劲增长:其销量由2020年约5.0百万片增至2024年约21.9百万片,复合年增长率达44.8%;预期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约121.3百万片,2024年至2030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0%。与销量增长同步,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的销售额于2020年约为人民币40亿元,2024年增至约人民币3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1.0%;预期2030年销售额将达人民币2123亿元,2024年至2030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4%。
和辉光电在香港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控股股东上海联和持股58.35%,集成电路基金公司持股为10.48%,上海金联持股为2.96%,其他A股股东持股为28.21%。
此次赴港上市,和辉光电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第6代AMOLED生产线的技术升级、新型AMOLED显示面板产品研发等。据了解,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正是该产线的核心方向。
丐版:
和辉光电(688538.SH)继续冲刺港交所,拟打造"A+H"上市格局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和辉光电”)近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这是公司继今年首次递表后的第二次申请。和辉光电已于2021年5月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538.SH),此次若成功登陆港股,将实现"A+H"双资本市场布局。
和辉光电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的研发与制造,产品涵盖智能穿戴、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计算机及车载显示等领域,尺寸范围从0.95英寸至27英寸。公司拥有第4.5代和第6代AMOLED生产线,分别侧重智能穿戴/智能手机和平板/车载等中大尺寸产品,并同时具备刚性、柔性及Hybrid AMOLED面板的生产能力。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按销量计,和辉光电在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中排名第三、中国第一。在细分领域,公司平板/笔记本计算机AMOLED面板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市场份额达63.4%;车载显示面板全球第四、中国第二。
财务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和49.58亿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6.7亿元。尽管收入有所回升,公司仍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和8.4亿元,累计亏损约82亿元。同期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为负值,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4.80%,净利率为-31.45%。
业务构成方面,2025年上半年平板/笔记本及智能手机业务合计贡献82.8%的收入,车载显示等新兴应用占比仍较低。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82.3%,其中前三大客户均来自消费电子领域。此外,2024年及2025上半年计息借款利息分别为6.95亿元和2.37亿元,显著高于同期销售、行政及研发开支总和。
据灼识咨询预测,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市场将持续增长,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2190万片增至2030年的1.213亿片,复合年增长率33.0%;销售额预计从344亿元增长至21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5.4%。
股权结构显示,上市前控股股东上海联和持股58.35%,集成电路基金公司持股10.48%,其他股东包括上海金联及A股公众股东。
本次赴港上市所募资金,拟主要用于第6代AMOLED生产线的技术升级及新型AMOLED显示面板产品研发,重点拓展中大尺寸面板应用。
新时空声明: 本内容为新时空原创内容,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内容,须注明来源“新时空”或“NewTimeSpace”。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