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股 > 正文

持续亏损下,投后估值超50亿元,瑞博生物再次冲击港股IPO

新时空 · 2025/11/04 09:16 · 作者:陈平安
近日,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重新递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花旗集团为联席保荐人。据了解,早在四年前,瑞博生物就曾尝试科创板上市,未能成功。此次递表,这已是其今年内的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近日,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博生物”)向港交所重新递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花旗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早在四年前,瑞博生物就曾尝试科创板上市,未能成功。此次递表,这已是其今年内的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全球最大siRNA药物管线,超20个临床前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瑞博生物成立于2007年,由梁子才、张鸿雁联合创立。是一家研究和开发小核酸药物、尤其专注于siRNA疗法的企业,是最早涉足该领域的公司之一。

目前瑞博生物已经创建全球最大的siRNA药物管线之一,有七款自研药物资产处于临床试验,涉及心血管、代谢类、肾脏和肝脏疾病的七种适应症,其中四款处于2期临床试验中。

截至目前,瑞博生物自主研发的肝靶向RiboGalSTARTM递送技术已将多个产品推进临床Ⅱ期阶段。

资料显示,瑞博生物于2025年1月在瑞典启动RBD5044治疗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2期试验。瑞博生物于2025年2月完成RBD4059在瑞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2a期试验的所有患者入组。2025年3月,瑞博生物完成了RBD7022在LDL-c胆固醇正常或升高的受试者中的1期试验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瑞博生物的核心产品RBD4059(靶向FXI的siRNA)是全球首款、也是临床开发进展最快的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siRNA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FXI,RBD4059可在不显著增加出血风险(传统抗凝剂的常见局限性)的情况下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以低频率的给药产生持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除核心产品RBD4059外,瑞博生物还正在推进两款关键产品RBD5044及RBD1016。RBD5044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开发的靶向APOC3的siRNA。

其中APOC3是一种在脂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RBD1016凭借其对HBsAg的强效和持久作用,是未来实现CHB功能性治愈的联合方法的重要支柱疗法,及治疗CHD的领先siRNA候选药物。除临床产品管线之外,瑞博生物保持超过20个计划推进到临床开发阶段的临床前项目。

营收快速增长,过去两年半累计亏损超8亿元

作为一家成立近20年的医药企业,瑞博生物的业绩状况并不理想,近两年有着明显变化。

招股书数据显示,瑞博生物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4.4万元、1.43亿元;毛利分别为2万元、1.31亿元;年亏损分别为4.37亿元、2.81亿元。

2025年上半年,瑞博生物营收为1.0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631万元增长57.6%;期内亏损为9777万元,上年同期的期内亏损为1.42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瑞博生物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8亿元。

在BD合作方面,瑞博生物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也是近两年内,营收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2023年12月,瑞博生物将抗PCSK9小核酸新药RBD7022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授权许可给齐鲁制药,获得总计超过7亿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此后在2024年1月,瑞博生物又与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I)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治疗非酒精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的小核酸创新疗法,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瑞博生物报告期内债务不断走高,资金压力依旧存在。2023-2025年上半年,瑞博生物的总资产分别约为7.16亿元、6.51亿元、10亿元,但同期的负债总额分别为6亿元、7.62亿元,9.42亿元。

在招股书中,瑞博生物表示,预计未来仍需大量资金支持研发活动及日常运营。除了现有现金、许可及合作协议收入、银行借款等资金来源外,亦可能需要进一步通过股权或债务融资等来获取资金。

核心产品前景广阔,E3轮投后估值超50亿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小核酸药物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5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2%,后续预计将以29.4%的速度增至2029年的206亿美元,并有望于2034年达到549亿美元。

小核酸药物主要包括siRNA、反义小核酸(ASO)和适配体。其中,siRNA的市占率将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6.2%增至2024年的44.5%,有望在未来十年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瑞博生物的核心产品RBD4059(靶向FXI的siRNA)是全球首款、也是临床开发进展最快的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siRNA药物。

面对巨额亏损和资金压力,瑞博生物采取了“融资+BD”双轮驱动的生存策略。在融资上,瑞博生物获得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

招股书显示,从2015年至2025年,瑞博生物累计融资金额达到18.29亿元。投资方包括磐霖资本、国投创新、昆山国资委、高瓴资本、中金资本、君联资本、朗玛峰创投、华润集团、三一创新投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名信资本等机构。

据了解,在2024年E2轮融资时,瑞博生物估值一度冲上48.7亿元的高点,不过在2025年最近的一笔股权转让中,估值一度回落至35.8亿元。

截至2025年6月完成的E3轮融资,公司的投后估值达到50.2亿元,为首轮投后估值的约11倍。

招股书显示,瑞博生物在香港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其中梁子才博士、莫华女士、席真教授、张礼和教授等一致行动,合计控制约29.91%的股份。

其他股东包括先进制造基金、上海磐霖、君联资本、昆山投资、Ionis(IONS.US)、国新投资、等。其中,先进制造基金持股为8.52%,磐霖持股为6.69%,君联资本持股6.49%;昆山投资持股为6.31%,Ionis持股为5.69%,深圳国新投资持股4.69%。

瑞博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港股融资将用于RBD4059、RBD5044、RBD1016等多款在研产品的研发;以及为研发处于临床前申报试验阶段的管线资产提供资金;推进临床前资产以及加强公司的技术平台;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新时空声明: 本内容为新时空原创内容,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内容,须注明来源“新时空”或“NewTimeSpace”。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