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uoxia Technology Co., Ltd.(簡稱“果下科技”)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香港主板上市。這是該公司第2次遞交上市申請,獨家保薦人為光大證券國際。
據了解,果下科技曾於2025年4月28日在港交所首次遞交上市申請。
全球前十儲能系統供貨商,擬建立10個海外運服中心
公開資料顯示,果下科技成立於2019年,是中國儲能行業基於平臺技術及人工智能驅動的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及產品提供商之壹,專註於研發並銷售提供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及產品。
果下科技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服務於並能夠覆蓋電力側、大電網側、工商業及住宅等多種應用場景,適用於中國市場及海外市場。
其中,智能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滿足全球範圍內大型、工商業及住宅場景的各種需求;EPC服務,工商業儲能項目和光伏電站開發;其他雜項銷售,囊括叉車、測試設備及作為廢物出售的廢棄電芯。
果下科技作為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及/或產品無縫雲端整合並開發全景雲平臺的公司之壹,處於整個儲能行業業務鏈的中遊。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於2024年按全球新裝機多用途儲能系統容量計,果下科技為全球第八大中國儲能系統供貨商,於2024年按全球戶用儲能系統出貨量計,果下科技為全球第十大中國儲能系統供貨商。
招股書顯示,此次港股IPO,果下科技募資擬用於提升研發能力、人工智能研發能力、國內業務的研發力度;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壹般公司用途。
在研發方面,公司計劃強化人工智能算力,並實施海內外差異化研發策略。國內聚焦EMS調度系統、3S融合逆變器及電池預警系統;海外研發則預計於2026–2027年落地,涵蓋新壹代儲能電池、逆變器及相關國際認證。
在國際化戰略方面,將部分用於促進海外業務的研發工作、擴大儲能系統產品的產能;用於建設海外運營及服務網絡,以支持國際化增長策略。預計將於2025年開始重點在歐洲和非洲推廣。計劃在2026年至2027年期間分階段在歐洲及非洲建立10個海外運營及服務中心。
營收破10億元,智能儲能佔比超90%
招股書顯示,果下科技近年來收入呈現快速增長。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1.42億元躍升至10.26億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達6.91億元。
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分別為0.24億元、0.28億元、0.49億元及0.06億元。其中毛利率分別約為25.11%、26.72%、15.11%、12.48%;凈利率分別約為17.12%、8.96%、4.79%、0.81%。
在近幾年發展歷程中,果下科技的產品結構出現顯著轉變,2022年由佔總收入72.1%的歐洲市場戶用儲能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轉變為2024年佔總收入76.6%的中國大型儲能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
果下科技的業務主要由智能儲能系統解決方案、EPC服務和其他業務構成。從整體業務結構來看,智能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近三年營收佔比均在90%以上。
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2025年上半年,果下科技智能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業務實現營收分別約1.41億元、2.83億元、10.03億元,6.40億元。佔到同期公司總收入的99.2%、90.1%、97.8%、92.6%。
大型儲能系統成為公司主力業務,該業務收入佔比從2022年的12.2%攀升至2024年的76.6%,同期收入規模由1735.7萬元提升至7.85億元。2025年上半年大型儲能系統收入達5.13億元,佔比進壹步提升至74.2%。
而2022年佔據主導的戶用儲能系統收入,已經從2022年的72.1%降至2024年的20.3%,2024年達2.08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果下科技毛利率從2023年26.7%的高點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2.5%,近乎腰斬。
此外,2025年上半年,果下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05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5188.4萬元,進壹步增加流出。
行業規模快速發展,2年估值從4億增至60億元
果下科技營收規模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國內外儲能行業的蒸蒸日上。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自2019年至2024年,全球新增儲能系統裝機容量從7.1 GWh迅速增長至174.9 GWh,復合年增長率達89.8%。預計到2030年,該數值將增至974.0 GWh,復合年增長率為33.1%。
大型儲能產品佔據主導地位,佔2024年總裝機容量的81.2%。2024年,工商業儲能系統佔市場總量的7.7%,戶用儲能系統佔市場總量的11.1%。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儲能系統新增裝機市場,2024年佔全球儲能系統新增裝機市場的59.3%。自2019年至2024年,中國儲能系統新增裝機容量從1.0 GWh增長至103.7 GWh,復合年增長率為153.0%。預計其將以33.6%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30年達到588.7 GWh。
中國的主要應用為大型儲能系統,工商業儲能系統自2022年以來快速增長,預計將成為中國未來市場擴張的關鍵驅動力。自2023年起,戶用板塊才有極少量動作,尚處於發展初期階段。
果下科技的業務結構的佔比,正是迎合了行業的發展和變化。
IPO前,果下科技創始人馮立正、張晰、劉子葉及其控制的實體,合計共同控制約58.54%。
招股書顯示,果下科技進行過七次融資或轉讓行為,最近壹次融資時間為2025年4月,此輪投後估值約60億人民幣,每股成本12.75人民幣。
據了解,2025年3月,果下科技獲得的增資將其從2023年估值的4億元推升至16億元;4月,公司再壹次獲得了增資,估值直接躍升至60億元。粗略計算,2年時間增長15倍。
新時空聲明: 本內容為新時空原創內容,復制、轉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內容,須註明來源“新時空”或“NewTimeSpace”。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