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uoxia Technology Co., Ltd.(简称“果下科技”)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这是该公司第2次递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光大证券国际。
据了解,果下科技曾于2025年4月28日在港交所首次递交上市申请。
全球前十储能系统供货商,拟建立10个海外运服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果下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中国储能行业基于平台技术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之一,专注于研发并销售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
果下科技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于并能够覆盖电力侧、大电网侧、工商业及住宅等多种应用场景,适用于中国市场及海外市场。
其中,智能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满足全球范围内大型、工商业及住宅场景的各种需求;EPC服务,工商业储能项目和光伏电站开发;其他杂项销售,囊括叉车、测试设备及作为废物出售的废弃电芯。
果下科技作为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或产品无缝云端整合并开发全景云平台的公司之一,处于整个储能行业业务链的中游。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于2024年按全球新装机多用途储能系统容量计,果下科技为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系统供货商,于2024年按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计,果下科技为全球第十大中国储能系统供货商。
招股书显示,此次港股IPO,果下科技募资拟用于提升研发能力、人工智能研发能力、国内业务的研发力度;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在研发方面,公司计划强化人工智能算力,并实施海内外差异化研发策略。国内聚焦EMS调度系统、3S融合逆变器及电池预警系统;海外研发则预计于2026–2027年落地,涵盖新一代储能电池、逆变器及相关国际认证。
在国际化战略方面,将部分用于促进海外业务的研发工作、扩大储能系统产品的产能;用于建设海外运营及服务网络,以支持国际化增长策略。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重点在欧洲和非洲推广。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期间分阶段在欧洲及非洲建立10个海外运营及服务中心。
营收破10亿元,智能储能占比超90%
招股书显示,果下科技近年来收入呈现快速增长。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42亿元跃升至10.26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6.91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28亿元、0.49亿元及0.06亿元。其中毛利率分别约为25.11%、26.72%、15.11%、12.48%;净利率分别约为17.12%、8.96%、4.79%、0.81%。
在近几年发展历程中,果下科技的产品结构出现显著转变,2022年由占总收入72.1%的欧洲市场户用储能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转变为2024年占总收入76.6%的中国大型储能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
果下科技的业务主要由智能储能系统解决方案、EPC服务和其他业务构成。从整体业务结构来看,智能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近三年营收占比均在90%以上。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2025年上半年,果下科技智能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分别约1.41亿元、2.83亿元、10.03亿元,6.40亿元。占到同期公司总收入的99.2%、90.1%、97.8%、92.6%。
大型储能系统成为公司主力业务,该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2.2%攀升至2024年的76.6%,同期收入规模由1735.7万元提升至7.85亿元。2025年上半年大型储能系统收入达5.13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4.2%。
而2022年占据主导的户用储能系统收入,已经从2022年的72.1%降至2024年的20.3%,2024年达2.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果下科技毛利率从2023年26.7%的高点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2.5%,近乎腰斩。
此外,2025年上半年,果下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188.4万元,进一步增加流出。
行业规模快速发展,2年估值从4亿增至60亿元
果下科技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内外储能行业的蒸蒸日上。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自2019年至2024年,全球新增储能系统装机容量从7.1 GWh迅速增长至174.9 GWh,复合年增长率达89.8%。预计到2030年,该数值将增至974.0 GWh,复合年增长率为33.1%。
大型储能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占2024年总装机容量的81.2%。2024年,工商业储能系统占市场总量的7.7%,户用储能系统占市场总量的11.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市场,2024年占全球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市场的59.3%。自2019年至2024年,中国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从1.0 GWh增长至103.7 GWh,复合年增长率为153.0%。预计其将以33.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达到588.7 GWh。
中国的主要应用为大型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自2022年以来快速增长,预计将成为中国未来市场扩张的关键驱动力。自2023年起,户用板块才有极少量动作,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果下科技的业务结构的占比,正是迎合了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IPO前,果下科技创始人冯立正、张晰、刘子叶及其控制的实体,合计共同控制约58.54%。
招股书显示,果下科技进行过七次融资或转让行为,最近一次融资时间为2025年4月,此轮投后估值约60亿人民币,每股成本12.75人民币。
据了解,2025年3月,果下科技获得的增资将其从2023年估值的4亿元推升至16亿元;4月,公司再一次获得了增资,估值直接跃升至60亿元。粗略计算,2年时间增长15倍。
新时空声明: 本内容为新时空原创内容,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内容,须注明来源“新时空”或“NewTimeSpace”。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