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中國焊接機械人領域的領軍企業成都卡諾普機械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書,國泰君安融資有限公司擔任其獨家保薦人。這家起源於大學生創業園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今有望成為資本市場矚目的“中國焊接機械人第壹股”。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卡諾普在中國焊接機械人市場佔據領先地位。以2024年的收入計算,公司在所有中國焊接機械人制造商中排名第壹,在關鍵焊接機械人細分領域(包括激光焊接及切割機械人)中的所有中國制造商中同樣位列第壹,同時在金屬及機械加工行業機械人應用方面居於中國企業的領先地位。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進壹步證實,卡諾普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焊接機械人出口商,在全球工業機械人市場中建立起中國同業中最強大的全球佈局之壹。
公司的財務數據呈現穩步增長態勢。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卡諾普分別錄得收入人民幣1.97億元、2.22億元、2.34億元及1.56億元。盈利表現則有所波動,2022年及2023年分別錄得溢利為人民幣2826.5萬元及168.8萬元,2024年錄得虧損人民幣1294.4萬元,而2025年上半年則扭虧為盈,錄得溢利人民幣843.8萬元。這壹盈利轉變的背後,公司毛利率持續改善,從2022年的27.5%穩步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2.4%。
然而,細究其盈利質量,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激增184%的背後,政府補助高達846萬元,占凈利潤比例達到100.7%。與此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24年底的38%攀升至2025年6月底的49%,負債總額從1.88億元增至3.05億元,增幅62.7%。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從2024年底的1.11億元激增至2.23億元,半年內增長100.7%。
卡諾普的發展歷程可追溯至2012年,當時五位具有計算機與自動化專業背景的“80後”在成都市成華區龍潭大學生創業園開啟創業之路,創業園為他們提供了房租減免等政策支持。公司名稱“卡諾普”來源於“China Robot Pioneer”,寓意著“做中國工業機械人先鋒”的企業願景。創業初期,團隊從工業機械人的關鍵零部件——控制器入手,通過自主研發成功研發出初代控制器,並在創業當年申請了兩項技術專利。到2018年,卡諾普的控制器已在國產工業機械人市場佔據半壁江山,成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2017年,卡諾普面臨重大戰略轉型抉擇。經過深入市場調研,五位創始人決定從控制器生產商轉型為整機制造商,這壹決策被公司董事長李良軍視為“二次創業”。公司瞄準中小企業市場需求,集中兩年時間研發焊接機械人,以高於國家標準三倍的要求進行了100多個種類的整機試驗。2018年底,卡諾普完成整機測試並推向市場,2019年即獲得超過1000臺整機訂單,實現了從零部件供應商到整機制造商的成功轉型。
技術創新是卡諾普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公司研發技術總監朱路生表示,通過持續研發,卡諾普機械人的空間絕對定位精度已達到0.2-0.6毫米,可以比肩國際水平,“相當於機械人的視覺識別可以達到壹米以外快速穿針的能力”。截至目前,卡諾普已獲得400余項有效知識產權,其中發明專利50多項,並全面掌握工業機械人電氣核心技術,成為工業機械人5項國家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之壹。
面對工業機械人行業的技術變革,卡諾普積極佈局新興領域。2025年8月,公司在2025世界機械人大會上發佈了工業人形輪式機械人“靈爍”和AI復合機械人“靈迅”,這兩款產品融合了具身智能、大模型與壹體式高精度控制技術,成為卡諾普在工業智能領域的創新性成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常務副總經理鄧世海表示:“重復性的工作交給傳統工業機械人,需要靈活識別、移動操作的任務交給‘靈迅’,需要對復雜情況作出判斷處理的管理性事務交給‘靈爍’,這樣可為工廠提供壹整套生態解決方案。”
在全球化戰略方面,卡諾普已實現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出口產值佔總產值近三成。2024年,卡諾普在馬來西亞成立了第壹家海外子公司,在墨西哥、巴西及歐洲等地也實現了本地化佈局。公司的國際銷售負責人方瑋華指出:“與同類型進口機械人相比,我們產品價格低40%左右,核心性能卻能達到進口設備的90%以上。”這壹高性價比優勢使得卡諾普在海外市場脫穎而出。
然而,招股書數據也揭示了卡諾普在全球化進程中面臨的挑戰。海外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19%驟降至2024年的10.5%。同時,公司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度風險凸顯,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19.3%,最大客戶貢獻4.7%收入,而金屬加工行業收入佔比長期超70%。供應鏈方面,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額佔比40.7%,最大供應商(RV減速器)佔比18.2%,核心部件如伺服電機、DSP晶片依賴單壹外部供應商,其中DSP晶片採購自美國德州儀器,面臨潛在的出口管制和地緣政治風險。
股權結構方面,卡諾普的控股股東包括李良軍、朱路生、常州鴻誌、谷菲、夏輝勝、曾兵及鄧世海等七名壹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54.13%的註冊資本。常州鴻誌作為員工持股平臺,由李良軍和朱路生共同完全控制。2025年11月公司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允許管理層以零對價認購常州鴻誌31.6%的股份單位。
從行業前景來看,中國工業機械人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工業機械人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人民幣315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人民幣467億元,期間復合年增長率達10.4%。隨著下遊應用場景及市場需求持續擴大,預計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的人民幣527億元增長至2029年的人民幣93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5.3%。全球市場同樣前景廣闊,預計將從2025年的人民幣1,129億元增長至2029年的人民幣1,81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2.6%。
細分領域方面,全球智能焊接機械人市場增長尤為強勁,從2020年的人民幣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人民幣16億元,期間實現71.8%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到2029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80億元,自2025年起復合年增長率為38.8%。協作機械人市場同樣增長迅速,全球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人民幣2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人民幣75億元,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32.0%,預計到2029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350億元。
對於未來發展,卡諾普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致力於鞏固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持續推進海外戰略業務擴張,構建“雙引擎驅動”的增長模式。公司計劃進壹步加強研發能力,豐富產品組合,擴大客戶群及全球覆蓋,並適時進行戰略投資及收購。
作為特專科技企業在港上市的新樣本,卡諾普能否憑借其在焊接機械人領域的專業優勢和技術積累,成功登陸國際資本市場,實現“中國工業機械人先鋒”的創業夢想,值得市場持續關註。
新時空聲明: 本內容為新時空原創內容,復制、轉載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內容,須註明來源“新時空”或“NewTimeSpace”。新時空及授權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確保數據準確可靠,但不保證數據絕對正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