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创证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和中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目前全市场已有13家券商实现两地上市,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券商有望成为第14家“A+H”上市券商。
据了解,首创证在2022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至今尚不足三年。截至2025年10月21日收盘,公司市值约为588.2亿元。
全牌照架构经营,平均总资产收益率行业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首创证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综合性证券公司,为中国的机构、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首创证券采用全牌照架构经营,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代销金融产品等全业务领域。
招股书披露显示,首创证券的主要业务包括资产管理类、投资类、投资银行类和财富管理类业务。
其中,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由全资子公司首正德盛开展的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及通过联营企业中邮创业基金开展的公募基金业务。
投资类业务。根据投资品种的不同,投资类业务分为固定收益投资交易业务;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新三板做市业务;及另类投资业务。
投资银行类业务主要包括债券承销及ABS;股票保荐及承销;及财务顾问服务。
财富管理类业务。主要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服务;金融产品销售;信用业务研究业务;及期货业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在中国会计准则下,2022年至2024年,首创证券的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中国42家A股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五及第十。
于2024年,根据中国会计准则,首创证券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及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上述A股已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七。
年营收突破35亿元,业绩增速放缓
在业绩表现上,近年来,首创证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首创证券分别实现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总额分别为25.37亿元、29.79亿元、36.0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55亿元、7.01亿元、9.85亿元。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首创证券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5%、1.7%及2.2%,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4%、5.7%及7.6%。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首创证券近三年业绩呈现增长态势,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有所放缓。
2025年上半年,首创证券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总额为18.55亿元,同比增速为0.68%;而归母净利润为4.90亿元,同比增速仅为2.79%,与过去三年相比明显放缓。
具体比较来看,2023年,首创证券的总收入、收益及其他收入同比增加17.5%;2024年同比进一步增加20.9%;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9.2%。
净利润在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加26.3%,2024年同比增加40.5%,近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2%。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首首创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在管规模分别为人民币1073亿元、人民币1303亿元、人民币1439亿元及人民币1655亿元,截至该日期公司分别拥有529项、630项、759项及842项资产管理类业务的资产管理计划。
行业规模增长加速,募资拟拓展数智化转型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以收入计,中国证券行业市场规模在2020年至2024年间从人民币4485亿元增长至人民币45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0.1%。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落地和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深度应用,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人民币5743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
2020年至2024年,中国证券公司的数量由138家增至150家,年复合增长率为2.1%。同时,证券公司的资产总额由人民币8.9万亿元增长至人民币12.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
股权架构上,首创证券控股股东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背景深厚。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持股比例5%以上的股东共有3家,均为国有法人。其中,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6.77%,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31%,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31%。
对于本次港股IPO募资的用途,首创证券在申请材料中详细列出了六个方面的规划。主要方向包括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投资银行类业、财富管理类业务的发展。以及部分募资将用于IT和科技投资,推动数智化转型,赋能业务条线。开展技术创新,与业务需求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场景。
新时空声明: 本内容为新时空原创内容,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内容,须注明来源“新时空”或“NewTimeSpace”。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