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交所10月31日披露,苏州天瞳威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银国际、汇丰及华泰国际。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天瞳威视是中国领先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全球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涵盖L2-L2+级及L4级自动化水平。
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按2024年装机量计,天瞳威视是中国第二大同时提供行车与泊车解决方案的以软件为核心的L2-L2+级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第三大DMS解决方案提供商。
更值得关注的是,天瞳威视是首家在海外市场交付L2-L2+级解决方案的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按2024年前装解决方案海外出货量计,天瞳威视亦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L2-L2+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截至最新数据,天瞳威视已获得144款车型的L2-L2+级解决方案定点函。
天瞳威视的业务布局覆盖了智能驾驶的多个细分领域。在L2-L2+级解决方案领域,公司提供智能行车与泊车解决方案以及具备诸如DMS等主动安全功能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公司的L2-L2+级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三个分类——CalmPilot、CalmCockpit及CalmAssistant。
其中,CalmPilot解决方案主要包含高速行车系统及低速泊车系统两大类,可支持高速及城市NOA的行泊一体化系统。
同时,天瞳威视也是中国领先的L4级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早在2019年就通过为上海的一家国有整车厂主导的洋山港5G智能驾驶重卡项目提供软件开发服务,实现了L4级解决方案的商业化。
财务数据方面,天瞳威视的营业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2亿元、2.04亿元、4.83亿元。
2024年收入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L4级解决方案收入的大幅增加。
从半年数据来看,天瞳威视的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56亿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1.57亿元,同比增长182.1%。
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L4级业务的快速扩张,尤其是2025年上半年单价较高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交付量显著增加。
盈利方面,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天瞳威视的净亏损分别为3.25亿元、2.31亿元、4.63亿元和1.93亿元。
但公司的经调整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已呈现明显改善趋势,由2022年的人民币1.88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人民币0.88亿元,并于2024年大幅减少至人民币438万元。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减少42.1%至417万元,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升。
2024年,天瞳威视在L4级解决方案的收入为人民币2.43亿元,占总收入的50%以上,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L4级软件解决方案。
这一数据凸显了L4级业务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动力。
截至最新数据,天瞳威视已取得L4级解决方案的意向订单,涵盖逾2500辆Robobus、Robotaxi及Robotruck,合约总价值约为人民币10亿元,预计于未来三至五年内交付。
天瞳威视背后的投资方阵容十分豪华,包括采埃孚、上汽北美产投、北汽产投、地平线、商汤、中国联通等。
这些股东不仅为公司带来资金支持,更在技术协同、供应链整合、客户资源对接等方面提供助力。
2025年7月,天瞳威视宣布完成总额高达5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资背景产业基金以及多家科技产业资本共同参与投资,其中包括采埃孚、上汽集团、北汽集团等在内的众多老股东亦坚定加码。
股权架构上,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创始人王曦直接持股28.39%,通过控制两个员工持股平台持股约13.22%,合计持股和控制约41.61%的股份。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天瞳威视持续投入研发。2022年、2023年、2024年,该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1.87亿元、1.06亿元、1.1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研发开支占营收比例从108.7%逐步降至11.6%,主要由于天瞳威视的L2-L2+级技术成熟及更多项目转向交付阶段。
智能汽车行业正朝着L2+及以上自动化水平发展。有了L2+级解决方案,车辆能够执行超越L2自动化的功能,如领航辅助驾驶(NOA)。
NOA允许车辆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点到点行驶,而驾驶员仍需监控周边风险、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因此,L2+被认为其是介于L2和L3之间的独立类别。
中国的L2-L2+智能汽车渗透率明显高于全球水平。鉴于整车厂竞争激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领先以及消费者对NOA等智能驾驶功能具有强烈的采用意愿。
随着全球汽车智能化浪潮加速,天瞳威视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路径与商业化能力,正在智能驾驶行业规模化盈利的转型中占据先机。
新时空声明: 本内容为新时空原创内容,复制、转载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内容,须注明来源“新时空”或“NewTimeSpace”。新时空及授权的第三方信息提供者竭力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本內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